
生态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也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学科的发展, 11月5 -7日,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长韩兴国博士一行6位学者到我校举行了“现代生态学研究进展”学术报告会。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300多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分别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纯鹏博士和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尚富德博士主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植物学报》主编,植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植物园主任,内蒙古草原生态研究定位站站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组成员韩兴国博士作了题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报告。韩所长从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程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我国在内蒙古草原上对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主任,鄂尔多斯生态站站长,植被数量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植物学报》副主编,《生态学报》编委,《植物生态学报》常务编委董鸣博士作了题为“克隆植物的生态学研究”的报告。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克隆植物的概念以及当前克隆植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植物生态学报》常务编委,《生态学报》编委,《植物学通报》副主编蒋高明博士作了题为“我国生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的学术报告。蒋高明博士就生态安全的由来、生态安全现状和解决思路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工作组成员,《植物生态学报》编委倪健博士作了“气候变化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报告。倪健博士就气候变化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论述了CO2浓度升高、气温上升等生态因子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委员,《植物学报》编委孙建新博士作了题为“区域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功能研究”的报告。孙建新博士对陆地区域生态系统的研究尺度、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黄建辉博士还做了题为“稳定同位素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学术报告会期间,各位专家还在校特聘教授丁圣彦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校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对该实验室在宋纯鹏教授的带领下所取得的重要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在国内同行中所做的难得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同时,专家们还参观了我院的生态学实验室,对我校生态学科的建设、发展以及人才的联合培养提出了建设性而又可操作性的建议,并初步达成了在相关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合作意向。
这次报告会只是一个开端,今后生命科学学院还将展开系列生态学系列讲座,以期推动生态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