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先生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所欠缺的……。”
10月13日晚,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在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学生做了关于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专题讲座。
他向大家讲述《故事新编》的文辞特色和思想内涵,并围绕“鲁迅先生彻底的批判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这一主题对《故事新编》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内容涉及《奔月》、《补天》、《理水》、《起死》、《非攻》等篇章。他从射日以后的后羿讲到造人补天之后的女娲,从夏禹治水编成神话,讲到墨子在非攻之后被搜身。最后,他针对《铸剑》一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钱理群先生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理论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研究方向,写下了大量的研究著作,文思敏捷严谨,在国内颇有威望。他的学术著作《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另外两位教授合编)、学术杂文《批判萧军》、传记文学《周作人传》等作品在学术界影响较大。
在评价《故事新编》的艺术成就时,钱教授强调了三层意思:首先,鲁迅先生非凡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于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艺术;其次,《故事新编》在内在的紧张与叙述的从容二者相结合这一点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使得文本的撕裂和表述的完整两者共存;第三,鲁迅在面对死亡时体现出的幽默和诙谐既是对艺术同时也是对人生(其时鲁迅先生已病重)的超越,达到了真正的思想的成熟和自由。
在回答学生提问时,他对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及当下知识分子的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永远不满现状;二是永远站在底层、站在社会的边缘,永远从理想出发批判现实,永远痛苦。而当下知识分子的缺点正是这两点:一是整体批判力越来越弱;二是创造力尤其是原创精神越来越弱。
65岁的钱理群教授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谦虚地说:“作为一位大家的研究者,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站在与大家相等的位置上与之进行对话。我和鲁迅先生是有默契的,因此我大部分地进入了鲁迅,但是我只是小部分地走了出来。不是我想不到要与他平等对话,而是我做不到。能做到的话,我就成了另一位大家。我前三十年没有走进鲁迅是遗憾,走进了鲁迅才如开始做了人一样……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他的立人思想,他以绝妙的睿智、诙谐的语气表达出了他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因此,我们在他嘲讽中、他的绝望和悲愤中看到了微渺的希望,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
钱教授的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本次讲座由文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