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中科院虚拟地理环境专家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新闻作者:图/文 卢鹤立   来自:本站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刘春霞   】

2004年6月18至19日,应我校环境与规划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龚建华研究员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数据中心江东副研究员一行5人来到河大,和环境与规划学院部分师生就有关虚拟地理环境和多源信息合成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报告会开始前,秦耀辰院长向专家介绍了我院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区域与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龚建华研究员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报告。第一,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包括投入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和移动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三个方面。第二,地学可视化与地学知识发现。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图形/图像/地图表达和图形思维用于地学知识发现的理论和方法。第三,虚拟地理环境与虚拟地理学,该方向以网络信息空间、虚拟现实以及数字地球发展为背景,研究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下虚拟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虚拟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以及虚拟地理环境和现实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特征。第四,信息/虚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指在信息社会大背景下,从信息地理/虚拟地理角度,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实践,主要从全球化/本土化、虚拟经济、网络社会(虚拟社区、网络教育等)、复杂性信息系统、公众参与、群体决策等角度开展研究。虚拟地理环境可以促进实验地理学、地理/遥感信息科学、信息地理学、以及虚拟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并为我国的数字信息工程(数字地域、数字城市、数字流域)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龚建华研究员参加过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开发与商品化”,香港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A GIS-Based 3-D Modeling Support System for Coast Change Analysis”以及香港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 A Joint Experiment on the L-SAR All-Weather Remote Sensing System for Landslide Monitoring in Hong Kong Region”。

江东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他从多源信息合成的角度探讨图像融合,并给出了基于像元和基于特征的两种信息融合的实例。

龚建华研究员和江东副研究员的来访,必将推动我院数字区域与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录入时间:2004-06-22[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