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爱是成长的动力——从皮格马利翁效应看“差生”的转化(摘自2002.4.11大河报)

【新闻作者:赵俊峰    来自: (摘自2002.4.11大河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    】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曾在美国一所学校进行了一项所谓“预测学生未来发展”的研究,调查后向教师提供了一份秘密的学生名单。他们告诉这些教师说,名单上的学生根据心理测量最具发展潜力,而实际上,这份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并有意安排了一个班中的两名“差生”。8个月后,重新回到这个学校调查发现,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其成绩都名列各班的前茅,包括原来所谓的“差生”。
  这就是教育心理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应呢?这就是师爱与积极的期望在起作用。对于“差生”教师想原来自己看走了眼,过去怎么看这些学生都不顺眼,现在看还有不少“闪光点”,自己打心眼里开始喜欢这些学生了。由此对学生更关心了,对他们的辅导更细心更有耐心了,并且言谈举止都渗透着对这些学生积极的更高更好的期望。学生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这些“差生”也切实感到了教师的殷切期望与浓浓的爱心,这成为他们转化的巨大动力,教师“看得起”自己了,自己也不破罐破摔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雕塑神,他把一根象牙雕成了一尊美丽的少女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付出了巨大的爱心与期望,最终感动了宙斯,把少女复活了。罗森塔尔用这个神话典故告诉我们:巨大的爱心、期望都能使不具生命力的雕像复活,更何况我们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学生!
  从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看出,“差生”并非是无药可救的,关键是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其中教师的爱与积极的期望就是关键因素。从心理学上讲,这些爱与期望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是“差生”转变的关键。很多“差生”也想转变好,但一看到教师那种不屑一顾的神态,一听到教师那充满失望的口气,一接触到教师那不耐烦的心理,“差生”想学好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挫伤,积极向上的心理“火花”被浇灭了,积极上进的勇气丧失殆尽。
  记得《大河报》以前曾专门讨论过“学生的分数是否属于隐私”,虽然各抒己见,但我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得不好的成绩就属于学生的隐私。教育工作者是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的。我们一直在提倡教育平等,这不仅体现在地区间,更应该体现在同一学区、同一学校的学生间。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有数年了,但我们的着眼点仅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上了,实际上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势在必行。因为教师素质提高不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教师关心学生、期望学生成才是教师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爱优秀学生很容易,但爱“差生”就很难。因为“差生”不能给自己挣面子,给自己的教学成绩拖后腿、抹黑,甚至影响自己的提升、奖金、评奖等。对这些“差生”就很难爱起来,也对他们不抱什么希望。说到底,这是教师自私心理的表现。
  师爱、期望似春风化雨滋润“差生”干涸的心田,是“差生”转化的动力。歌曲《爱的奉献》中唱道:“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什么我们的师爱不能洒向“差生”呢?请多给“差生”一点爱吧!

录入时间:2002-04-14[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