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导航:
河大主页
学校新闻
院系风采
媒体河大
河大视频
公告
官方微博
河大历史
河大建筑
河大人物
校内资讯:
数字资源中心
选课系统
广播站
数字校园
图书馆
校园风光
校园服务
推荐站点:
网络中心
党委宣传部
招生办
教工之家
校办产业
学术网站
文明网
>>公告
关于2022年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调整的通知
关于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活动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3年度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通知
河南大学官网、新闻网改版说明
第七届 (2022年度)河南省发展研究奖申报通知
关于举办河南大学第六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剧大
关于评选疫情防控优秀新闻宣传作品的通知
2022—2023供暖季学校供热系统升压冷运通知
关于增强学校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密码强度的通知
关于开展“重温经典,唱响国学——每天一讲座,21天打卡活
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
刘炳善与《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摘自2002-04-05 河南日报)
【新闻作者:宋立民 来自: (摘自2002-04-05 河南日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 】
老来何事习雕龙?只缘痴情耽莎翁。
敢以苦学追少壮,窃把勤耕比劳农。
一字未稳几片纸,三思始得半日功。
心血倘能平险阻,好与来者攀高峰。
这是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炳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自序》的结束语。
《大词典》问世在即,“刘炳善”的名字已跃出国门,走向世界。如果我告诉你,这部将近千万字的巨著是一位64岁的老人、与妻子一道拼了整整8年的老命,用钢笔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抄了25只方便面箱子的卡片,又经过了十数遍的校订方才完成的,你一定更加惊奇:刘炳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走进刘炳善的书房,我呆住了——四壁的书和三张连接为“U”字形的书案使小屋的俯视图几乎成为一个“回”字,刘老师就坐在大约有半个平方米的“口”字当中,书堆旁边摆着大大小小的药瓶。
他怕自己倒下,用桌椅把身子围了起来。
这就是他所说的“拼老命”的含义。
刘炳善是郑州人,1939年流亡到甘肃省清水县上中学,后来考上了重庆大学。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化保守主义领袖吴宓是他在重庆大学外文系时的老师。他至今记得老师,“他身材不高,经常穿一件‘整而不洁’的旧灰布长衫,黑瘦但很有精神。在他身上,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洋浪漫精神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说到‘罗马帝国’,他双肩猛然一耸,仿佛罗马就是他的‘帝国’,他自己就是‘凯撒’。他常常引用《红楼梦》,随口就能一段一段背下来。——每想起这位可敬的老人给我们纵谈希腊、罗马文学的情景,我就不禁佩服他对于学术的那种淳朴的挚爱,并且感谢他在我心中点燃的爱好文史的火焰。”
1951年暑假,刘炳善离开四川,到北京大学考转学生。“我录取了。但由于肺病没治好,不能入学,便到了河南,结束了我那断断续续的大学生活。”
1953年,赴朝鲜做了一段英文翻译之后,刘炳善回到河南省文化局戏曲改进会,一头扎进戏剧创作。4年间,他写了四部大型剧本,其中《李闯王》由省豫剧二团在郑、汴、洛三地演出近百场,颇得好评。却因为有人说《李闯王》“歪曲了农民领袖形象”,刘炳善提出申辩,又获得“反领导”罪名,戴上了“右派”帽子。
1957年,他接受了河南大学外语系英国文学史的教学工作,重读原著和评论,写下大量笔记和卡片。
即便后来顶着“右派”帽子看菜园,“刻骨的检查早8点到晚10点雷打不动”,他还随身带着《牛津英文选粹》。“人在苦难之中往往会想起俄罗斯文学”,他说,他的精神支柱是深夜读的英文版《苦难的历程》、《静静的顿河》、《复活》等等。1962年“右派”摘帽,他写出英国文学史资料长编——厚厚两大本笔记。又过两年,进“牛棚”、入“全托”,藏书全被抄走。不幸之中的大幸,是两本笔记因为不起眼未被抄走。1978年,大学恢复英美文学课,他在两本笔记的基础上,编出了我国第一部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对外交流之后好评如潮,苏州大学外语系激赏曰“直似大旱之见云雨”。1981年,《英国文学简史》,作为全国大学春季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余年来累计印数已达27万多册。北京大学1994年出版的《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提要》将其列入“外国文学研究”的“国别史”之首。美国著名学者鲁宾斯坦博士来信称之为“一部值得赞扬的作品,定能引导中国学生学习英国文学。”
刘炳善为翻译界瞩目,与百花文艺社1984年出的《外国优秀散文》一书不无关系。那是《世界文学》编辑部编的货真价实的“精华本”。在那本书里,刘炳善的名字与冰心、朱光潜、荒芜、王佐良们排列在一起,收录的是他翻译的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二则》。此后两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英国散文选》上下册。1988年,《伊利亚随笔》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英国伦敦大学卜立德教授称赞译文“恰如其分”,说这种译作是“爱的劳动”。冯亦代先生亦称道曰:“为选译英国散文开辟了一条新路。”
作为英国散文大家,兰姆的散文文白杂糅,迂回曲折,“古典”里套“今典”,真事里加“艺增”,译家颇不容易对付。我问刘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两个办法。”他解释,“一是扣住兰姆的‘幽默情调’,以鲁迅式的‘含泪的幽默’笔式与其照应。二是‘慢工出细活’,反复修改、推敲、润色,我常常改到五六遍。”
“有时候还真能碰上可遇不可求的‘巧劲儿’。”他说,译《退休者》的第一句,就碰上了Reader一词,译成“读者”,立刻觉得“清汤寡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了《水浒》里的“看官”一词。“行了!”刘老师说,“这个半文不白的称呼好像就是为兰姆准备的。”“还有一篇文章,原题为‘That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ever so Homely’,其中Homely按中文口语可以翻成‘寒怆’,但兰姆用这个词音意双关,译为‘寒怆’显然不够味,琢磨中,我忽然想起唐诗‘西望长安不见家’,有了,就译成‘家虽不佳仍是家’,正好两边都挂住了。”南京大学教授王佐良曾当面称赞刘炳善的译笔,而北京三联书店老总沈昌文则说:“一见《伊利亚随笔二则》,我就四处打听谁是刘炳善。今后他译多少,我出多少。”萧乾先生对刘老师的爱人说:“《伊利亚随笔选》,让我译得五年。”
《伊利亚随笔》之后,《伦敦的叫卖声》、《书与画像》等译著相继作为“文化生活译丛”出版,为刘炳善赢得了译名。
他曾把自己翻译的经验总结了四条:一是译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注入一腔感情。二是以创作的心境对待翻译。三是保留原文的文采与风格。四是“以句为单位”细查原意,熔铸新词。他说,从翻译中自己同样得到了“艺术创造的快乐”。
至于为什么在64岁高龄忽然想到了编词典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呢?他的心声是——为中国学生编一部莎士比亚词典!
“上中学看曹禺译的《柔蜜欧与幽丽叶》,一下子就被那优美的文字吸引住了,以为原作也是那样。可拿过来原文一念,傻脸了,那简直是‘外国话里边的外国话’。”刘老师说,“莎士比亚使用的是一种‘早期近代英语’,词形、词义、用法都还在发展阶段。为了使当时的观众雅俗共赏,他又采用了大量伊丽莎白时代的俗词俚语,融会了许多当时的风俗、人情、习尚、典章等等,非常类似我国元曲。而咱有《元曲释词》,却没有适合中国学生用的莎士比亚词典。”
诗人徐迟说过,要读懂莎士比亚,光靠白文本和普通字典是不行的,必须有好的版本和专门的工具书。近百年来,国外出了莎氏词典数种,但国内学生难以见到,而且有的卷佚浩繁,不易查阅;有的又过于简略,不能解渴。所以,“有中国特色的、方便中国学生使用的”莎士比亚词典,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动手编。而一一注释莎氏全集中的难字、英汉双解原文例句,并加以说明,让学生理解原文并欣赏原作的无限妙趣,为普及莎学提供基本条件,成了刘老师编纂词典的根本宗旨。
刘炳善把这项工程称为“自愿的苦役”。自1990年开始,8年间,夫妇二人真是全力以赴,惨淡经营。“无所谓‘双休周末’,也无所谓节庆假日,每天日夜工作,不管春季的桃红柳绿、夏天的阳光灿烂、秋日的天高气爽、冬令的银装素裹,一心一意,念兹在兹,惟以这部词典作为我们二人安身立命的庄严事业……日就月将,铢积寸累,共写出莎剧词语卡片41200张;经过一步步编排合成,把他们紧紧地装进了25只方便面纸箱。8年马拉松式的苦工,终于告一段落。我们可以抚摸一下被漫长的重负压得酸痛的肩背,歇一口气了。”
——从这段《自序》中,读者不难想见一位望七老人是怎样度过了近3000个日日夜夜。
而当时刘老师已是百病缠身:长期高血压,长年的鼻窦炎引起的呼吸不畅,中耳炎,右耳听力严重衰退,喉炎,右眼基本失明,左眼亦有云翳,线状疱疹……
按照出版计划,作为“九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今年就要问世了。这是中国学者所编的第一部大型的莎士比亚(原文)词典,也是近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第一部新的莎士比亚原文词典。中山大学戴镏龄教授将该书与德国英语大家施密特所编的“浩博全备、100多年来巍然屹立于莎学界唯一的丰碑”——《莎士比亚用语词典大全》相提并论:“炳善同志博采众长,涓滴不遗,和施密特是不谋而合。施密特难以专美于前,可以预卜,炳善同志的这部词典,必然功不唐捐,将推动莎剧在我国的进一步普及。”
1997年,在河北大学召开的全国英国文学大会的闭幕式上,原来没有准备发言的刘炳善被请上了主席台,全场掌声如潮,欢声雷动。1998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了莎士比亚国际研讨会,英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莎学专家聚首一堂,也是在闭幕式上,刘老师再次登台作了演讲。大会执行主席、香港莎士比亚研究会主席黎老太太激动地说:“没有更多时间作闭幕词了——让我们大家共同起立,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河南大学刘炳善先生!”
似乎不必再说什么了。
“只有把全人类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并且为此日夜不安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是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说的。而刘炳善自己于去年8月写的七言律诗《有感二首》,亦可窥见这位登攀者的甘苦——
其一
汴梁一住四十年,待忆往事散如烟。
名入另册亲亦疏,身经坎坷苦自甘。
忧患方知亲书册,穷蹙始肯力砚田。
悠悠浑忘家何在,独对丛残一惘然。
其二
道是无家却有家,每倚北斗望京华。
老友一二时存问,长者三五稍提拔。
清溪涓涓贵不断,远山隐隐胜流霞。
梦中总觉长安近,何妨真情到天涯?
录入时间:2002-04-06
[打印此文]
【
大
中
小
】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爱是成长的动力——从皮格马利翁效应看“差生”的转化(摘自2002.4.11大河报)
下一篇:
河大一附院打造名牌医院(摘自2002.04.04河南农村报)
·
中国人民大学刘青教授到经济学院开展学术讲座
·
文学院召开党支部书记例会
·
《河南日报》柔性电子学让科技更“温柔”(新产业催生新专业
·
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暨我是安全“
·
《河南日报》《方向管理论》:填补方向管理研究领域空白
·
《河南日报》柔性电子学让科技更“温柔”(新产业催生新专业
·
《河南日报》《方向管理论》:填补方向管理研究领域空白
·
《光明日报》《方向管理论》:填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
·
《CGTN》The Point with Liu Xin
·
《开封日报》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师生开展重阳节慰问和专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