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原创美文  >> 正文 选择字号【

宋代清明习俗小叙

【新闻作者:郭澳格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刘旭阳 】

谈到清明节,不得不从寒食节说起。寒食节据说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每逢寒食,家家户户要禁烟火、吃冷食。寒食过后即是清明,是由最初宫廷贵族的“墓祭”逐渐流传至民间而继承下来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寒食节与清明节亦衍生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那么,宋代人是如何度过寒食清明的呢?

宋代称寒食的前一天为“炊熟日”,由于寒食节不能生火做饭,所以要提前准备好未来三天的饭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人会把面做成的枣饼飞燕串起来插在门楣,谓之“子推燕”。另外,南宋《梦粱录》亦记载:“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可见,宋朝的成人礼也会在这一天举行。

寒食禁火,清明则要重新取火。唐宋时期的皇帝,都要在这一天举行“清明赐火”仪式,把宫廷里取到的新火种颁赐给群臣使用,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描绘了“内官赐火”的情景。南宋还有“钻火”仪式:“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苏轼的“且将新火试新茶”描写的也是寒食过后用“新火”煮茶的转变。

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是头等大事,以此寄托哀思,慎终追远,宋人也不例外。皇宫对扫墓格外重视,宫室的亲戚也会分别到各陵墓祭祀拜陵。《梦粱录》中就有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因此很重视修墓。其次是挂上纸钱、供奉祭品。在古人看来,“祀”与“戎”乃国之大事。民族文化的烙印、家族血脉的传承、敬悼先人的观念,都通过延续至今的上坟祭扫习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插柳也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宋代人习惯把青翠的柳枝插在门口或屋檐上。苏东坡曾写道:“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逐清明。”方岳在《柳》一诗中亦有这样的诗句:“粥香饧白清明近,斗挽柔条插画檐。”对于插柳的寓意,说法不一。杨柳有生命力强、谐音“留”、“明眼”辟邪、政治清明等涵义。辟邪一说早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所体现:“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正当柳条勃发时节,人们自然选择插柳戴柳避除邪祟了。而政治清明之说,仍然是由对忠臣介之推的崇敬引发出来的,是寒食节习俗的延续。

宋代清明节的饮食习俗也多种多样。青精饭原为道家所创,据说能够滋养身体,主要流行于江苏等地,是清明节一个重要的饮食习俗。制作青精饭的方法是把南烛木的枝叶捣成汁,用汁浸米再蒸饭。始创于宋代的青团也是一款精致的食物,外表糯滑绵软,清香爽嫩,吃起来甜而不腻。另外,宋人还以花入粥,而梅花粥最为人称道。宋人杨万里曾直言:“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宋人爱饮茶也爱饮酒,在清明节这样一个大型节日更是少不了了,从王禹偁的“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便可以见得。除此之外,还有吃馓子、润饼菜、稠饧等食俗,皇宫内也会举行清明馈宴,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三日赴宴口占》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可见,清明节的饮食习俗在宋朝是越发多样化了。

除了吃以外,娱乐活动在宋代的清明也发展得十分丰富。天清地明,草木繁盛,杏花、海棠花、牡丹花、梨花以及杜鹃花等花朵争奇斗艳,最适合踏青,因而就有了应时应景的荡秋千、结伴出游、赏花观景、赴蚕花会、城隍庙求愿等习俗。“芳树之下,园圃之内,罗列杯盘,互相酬劝”,堪称一桩乐事。既有桃李芬芳,亦有好友相聚,也不缺市井繁华,后世流传下来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东京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热闹景象。

《岁时百问》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与农历中的清明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得清明节兼具人文和自然的双重内涵,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讲究顺应自然规律、缅怀祖先传承孝道的思想,蕴含着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对人类生命终极关怀的信仰。自宋代以来,清明节在继承其传统习俗的同时,呈现出世俗化、生活化等特征。虽然在现代社会,插柳习俗、墓祭的仪式多被简化或替代,例如现在人们多在网上祭英烈等,但是祭祀以缅怀先人的肃穆,以及踏青而亲近自然的舒畅,总归是不变的。(作者系我校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

录入时间:2021-04-19[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