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临黄河,风大,放风筝的人也多。
初春的三月,天气并不冷峭。柳枝吐出嫩芽,遥遥相望,一树柳色如烟。陌上花开的悠闲,不声不息,点缀春天的美丽。一席绿草闯进春天的梦里,铺展向远方,点染到天际。一脉草木的清香,混着土地苏醒氤氲的香味,淡淡的,赐予人生自然纯情的享受。一声燕呢的惬意,一抹桃花的嫣然,和着唱戏大爷一平一仄的韵,春意,在这古城之中,渐渐酝酿。而在春意梢头,飘在白云蓝天之下的风筝,做着带有隐喻色彩的梦。
而我,伫立在溪桥上。微风轻语,在这金色的午后,抬头望天,蓝天白云间三三两两几只风筝,无忧无虑,带上风的翅膀,也许去看人间春暖花开,万物争春的盛况。也许望见“别馆花深处,上苑柳浓时”,望见“轻烟淡薄和气暖,花村路隐现”,望见“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望见诗人寻觅草色的有无,望见江南杏花雨沾衣欲湿,望见古城杨柳风吹面不寒。点点滴滴,汇聚成春天的意境,诗意而不失真实,质感又不失朦胧。
“妈妈,风筝是在和我们捉迷藏啊”一个小女孩轻轻扯着妈妈的衣角,指着飞向天际的风筝,甜甜地问道。小女孩长得很可爱,甜甜的笑容就像开放微风的桃花,惹人喜爱。
她的妈妈回以微笑,弯下身子,摸着孩子的脸蛋“我们的贝贝好聪明啊,你看,春天来了,风筝躲到云彩里,她也在和春天捉迷藏哩......”
此刻,在我眼中,也许风筝是一种隐喻,关于春天的。孩子以童真道出关于风筝最美丽的故事,纯真的话语胜过其他满是修饰的语言。感谢那只风筝启迪那个孩子,也感谢那个孩子启示了不再是孩子的我。她触及了我记忆深处的那一份最真最柔软的情愫——从回忆中悠悠升起的那只熟悉的风筝,载着儿时的欢笑,随着蒲公英飘风远方,旁边还有马兰花遍地绽开。跑累了,就躺在满是草味的田地上,看天上的云和蓝天。
人们脱去冬日的棉衣,带上欢愉的心情。携一家人,远行踏春,放远风筝,同时也放牧心灵。不过古人似乎对风筝更有兴趣,宋人周密《武林旧书》说,“清明时节,人们到外放风筝,日暮而还。”可见放风筝人数之多,兴趣之浓,事况之盛。陆游也曾写道“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明徐渭“江北江南底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都显示出风筝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态度。
古往今来,风筝始终保持本质的状态,几根木条,一块纸布,一卷线,便可飞上天。而日渐忙碌的我,也只有在当下的情境中,才能想起记忆里满是快乐的风筝。的确,这些眼前的风筝好像是对我未曾留意的美好事物的隐喻。在它们的情境作用下,记忆便在抽丝拨茧,仿若化成一只蝶,在这春的倩影中流连。似曾相识的背景,那些花儿,那些草儿,或是大汉甩开膀子拾捯,或是大爷在门前放开嗓门。只是人早已不是那人,我也不是那时候的我,心早已不是未落足迹的雪原。时间给故事染色,故事也把我褪色,褪掉了我最初的颜色。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早已忘记了什么是花香?什么是松落?紧闭心扉,不让那一丝丝微带泥土草香透进心窗。一直在忙,初中忙中考,高中忙高考,大学忙什么,女朋友啊,毕业啊,考研啊。也许到了以后,忙工作,忙生活,一路奔波,忙得把自己也给忘了。带着镣铐,心为形为役。也曾为“花未眠”而感动,但生活在身后紧逼,容不得半刻休息。学习好了吗?考试过了吗?工资高了吗?种种质问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甚至来自自己。欣赏身旁的风景吧,潜意识立即反驳,不,我们不能花前月下,我们得奋斗,去寻找前进的方向。生活将我们囚禁,而我们大多数选择屈服。最终,忘记了春天,忘记了飘扬在儿时的那只风筝,忘记了与我们相关或不相关的一切美好事物。
风筝是一种隐喻,关于春天,关于儿时,关于未曾留意的美好的事物。她来自历史深处,来自记忆深处,来自每个人似曾相识的地方。你是否站在时间的桥头回首望到儿时的风筝?是否放缓步伐抬头望望云间飞起的风筝?这是风筝给予我们的一种隐喻。我们要做的,就是还原隐喻背后真正的答案……
(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6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