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河南大学在河南贡院旧址上创办,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开创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先河。
自1915年起,河南大学设计建造了一组教学、办公和生活用房,称为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该建筑群占地面积近600亩,总建筑面积1.7579万平方米,从校大门向北至大礼堂构成一条南北长500米的中轴线,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有六号楼、七号楼、12座分布整齐的斋房,以及清代改建、重修河南贡院碑。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书院建筑布局,其风格既保持了明清以来优秀民族建筑的样式,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的特色,是近代中国公共建筑中最具组群特色的建筑类型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至今仍保存完好,并继续发挥着育人的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国地理学家苏尔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支配下,在其长期的活动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的设计师们把对办学理念的探索融进校园建筑物的造型、色彩、线条、符号、图案中,以装饰、彩绘、雕塑、绿化等手段打造了美丽的校园,树立起了浸润着独特文化内涵的河南大学标牌,成为有别于城市其他建筑和其他高校建筑的独特的地表特征。百年以来,这里是传播真理、唤醒民众的阵地,是探索科学、进行学术交流的课堂。一批又一批享誉中外的饱学之师如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徐旭生等曾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从这里走出了邓拓、马可、侯镜如、赵毅敏、袁宝华、王国权、尹达、石璋如、杨廷宝、赵九章、白寿彝、姚雪垠等政界要人、科坛巨匠、学界名流、文坛泰斗。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且是培育河南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肥田沃土,它积淀了河南大学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厚重的价值取向,是河大人的精神家园,河大精神借此薪火相传,并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以升华。
河大精神的范畴涵盖很广,其中校训、校歌是构成大学精神的重要元素。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师生追求完美境界时必须遵循的训诫。20世纪20年代,河南大学就提出“明德、至美”的校训。3年后校训被完善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使人达到完善。河南大学校门于1936年建成后,就将校训用柳体金字书写悬挂在大门背面,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2002年,河南大学校友、著名作家周而复题写的校训被镌刻在灵璧石上,矗立于大门通往大礼堂中轴线南端起点。八字校训耀眼夺目,发人深省,给河大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弘文化的启示,使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对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校歌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是学校师生的灵魂家园,是凝聚思想、催人奋进的号角。《河南大学校歌》诞生于1940年,当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河南大学流亡办学。由文学院院长嵇文甫作词、教育系教授陈梓北谱曲的《河南大学校歌》响彻在伏牛山麓、伊水河畔。此后一代代河大人高唱校歌,奋发图强,传承河大精神,创造出辉煌的业绩。2002年,河南大学校友将《河南大学校歌》镌刻在巨石之上,安放在近代建筑群中轴线东侧花园。每当正午和夕阳西下时,花园里的柱形喇叭就会传出《河南大学校歌》雄壮激昂的旋律。视觉、听觉的共同感受使这首校歌已镌刻在河南大学无数学子的心中。
美国著名学者艾伦·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这样描绘自己的母校:“组成芝加哥大学的是一群仿哥特式的建筑物……由于这些殿堂被赋予了先知与圣人的精神,因而有别于其他的处所。如果不计其精神的话,这些殿堂具有与普通房舍相同的许多功能,然而由于信仰之故,它们至今还是圣殿。一旦信仰消逝,先哲与圣人传播的经典成为无稽之谈时,即使房舍中活动不断,圣殿也不再成其为殿堂了。它会因此而逐渐走向死亡,最多成为一种纪念牌,悠闲的游客将永远不会领略它的内在生命。”艾伦·鲁姆所说的信仰便是存在于校园建筑中的大学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校园建筑才能始终透射着人文之光。确实,近代建筑群是河南大学“先知与圣人”精神的殿堂,它以自身独特、别致、诱人的外部形象向外界传递着各种信息:教育的、艺术的、建筑的、历史的……而核心内容就是河南大学精神,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家园的形成需要历史的沉淀,优秀的人文环境需要历代人的苦心营造。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河大人谨记校训,高唱校歌,逐渐营造出了一种河南大学独特的精神氛围:融会中西,放眼世界,对外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的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精神;高举民主、科学、爱国旗帜,坚守尊严和信仰,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精神;根植中原,坚忍刚毅,战胜困难,积极拓宽发展空间,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广纳贤才,延揽名师,不断吸收借鉴新的学术思想和观念,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平正通达,脚踏实地,“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精神。
河大精神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有形的建筑已成为无形的教育资源。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在开学献词中说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河大学子在校期间每天都在阅读着这篇精美的文章,学着这门未列入课程表的课程,解读着河大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意志情感,进而外化为自己良好的行为。
凭着这种精神,河南大学经百年而不衰,历日久而弥新。学校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大学;八年抗战期间,学校辗转搬迁而依然弦歌不辍,成为国立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几经调整,学校改为开封师范学院,仍默默无闻地为河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教育事业做着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河大人励精图治,坚持发展,使学校重新成为一所基础雄厚、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正是在河南大学精神的浸润下,近代建筑群有形的校园里才走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同时,一代代河大人又为校园建筑注入了无形的鲜活的生命力。近代建筑群已超然物外,升华为“精神的河大”。为了使这些建成于20世纪初,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共起始的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永葆强劲的生命力,永远成为河大人心中的圣殿;为了使这组建筑育人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河南大学对近代建筑群百般呵护。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上级共拨款120万元,河南大学自筹1430.8万元对近代建筑群进行维修。2002年之后,学校加大投资,对近代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饬维修,美化周边环境,相继复建了贡院执事楼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门,在河南大学作过演讲的李大钊和河南大学第一任校长林伯襄的塑像被安放在六号楼前的草地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近代建筑群已成为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是教职工生学习、工作、生活、休闲的好去处,国家领导人不断莅校视察,对河南大学有如此精美宏大和保存完好的近代建筑群感到惊讶,并赞赏有加。
无数次的经验和教训使人们对老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逐渐有了正确和充分的认识。《雅典宪章》第一次提到“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善保存”。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更强调指出“历史建筑文物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也就是说,保护历史建筑遗产,不但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历史建筑所处环境的场所感和历史感。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河南大学制定了校园远景规划:保持近代建筑群的基本布局,以南大门至大礼堂为轴线,两旁不建现代建筑;拆除与近代建筑群不相协调的有关建筑,将周边房屋改造成与近代建筑群相适应的形式;扩建大礼堂广场为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中心;拆除大礼堂北面至开宝寺塔之间的建筑,打开“空中视廊”,使之形成前后呼应的统一环境,用借景手法,把古塔纳入校园中来;将南大门内旧平房逐步拆除,对河南大学的东围墙即古城墙进一步保护和绿化;按照开封市的城市规划,疏浚河道,联通紧邻学校的铁塔湖和校园南面的阳光湖;在近代建筑群中举办河南革命史、河南高等教育史、中国科举制度史、河南大学校史、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等展览,使校园文化更加厚重和丰富多彩,把近代建筑群建成河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为中原古都开辟高校文化旅游的新热点。
可以预见,有了河大人的精心呵护,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必将迸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世世代代河大人的精神家园,润心无声,滋养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