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河南省免疫学会感染病与分子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换届会议在我校基础医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我校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崔大祥教授线上致辞,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傅侃达致开幕词。河南省免疫学会理事长李付广教授、秘书长高峰教授出席会议。郑州健康学院副校长、第二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姬新颖教授及来自全省各地的百余位候选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南省免疫学会秘书长高峰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崔大祥发表欢迎致辞,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同仁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学校在“双一流”“双航母”建设战略的引领下,围绕 “强理振文、新工新医”的发展主线,全力推进新医科实施方案,致力于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他期待新一届专委会以此次换届为契机,开拓进取、创新突破,为我省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注入更强动力。
傅侃达发表开幕致辞时表示,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愿意与各兄弟单位携手同行,共同促进医学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对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学会作为交流平台,能推动专业委员会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提升我省医学研究的影响力。
专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姬新颖汇报了第二届专业委员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通过“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显著提升河南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学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随后,他介绍了本届换届会议主持人——河南省免疫学会秘书长高峰,并宣读换届方案和介绍换届筹备情况。
高峰主持换届仪式。他介绍了第三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流程和办法,并推荐了3名监票人负责监督整个选举过程,确保选举工作的公平、公正。
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三届专业委员会64名常务成员,姬新颖当选为荣誉主任委员,张磊当选为主任委员,刘熔增、郭军辉、王鹏远、蒋明、马方、樊慧杰、丁显飞、林旭红、黄志昂、彭颖10位同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李付广为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任职证书。新任主任委员张磊聘任王颖哲为秘书长,张淑敏、侯小丽、徐海瑛、张玉川为副秘书长。
专委会新任主任委员张磊发言。他首先向学会领导和各位委员表达感谢,并表示将会积极搭建跨机构学术交流平台,联合医院、疾控中心及企业,针对结核病、耐药菌感染等高发疾病开展联合攻关;同时组建专家,加强面向公众的传染病防治科普,推进我省感染病与免疫学事业的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河南智慧。
随后,河南省免疫学会理事长李付广发言。他首先肯定了上一届专委会的工作成果,并祝贺当选的新一届委员。他指出,专委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学术活动、跨学科合作等,搭建起交流平台,在感染病与分子免疫学领域培育了一批国际影响力成果。当前该领域技术与理论突破不断,单细胞测序等技术应用带来新机遇。他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能推动事业迈向新高度,共写中原免疫学新篇章。
最后,姬新颖教授以 “科研十大痛点” 为题作学术报告。他结合自身科研团队的创建与发展历程,剖析了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成果转化等科研十大难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紧跟国家政策、加强校企合作、重视跨学科及国际交流、合理规划实验室资源。报告理论框架严谨,实践案例丰富,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系统化的破局思路。
此次换届会议不仅是河南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学领域的一次重要集结,更标志着学科发展迈入新阶段。未来,专委会将联合高校、医院和企业的科研平台资源,持续推动学术创新与技术转化,助力提升区域感染病防控能力。
河南省免疫学会感染病与分子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由河南大学医学院姬新颖教授发起成立,已发展委员150余人。本次会议由河南省免疫学会主办,河南省免疫学会感染病与分子免疫学专业委员会、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郑州健康学院、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英文期刊Gene & Protein in Disease联合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