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民俗文化的价值何在?究竟该如何保护? 近日,河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沿黄”民俗文化考察团的百余名师生组成特殊的队伍,利用暑假时间,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对黄河两岸的初始文化、民间习俗、民间文艺进行了系统性的专题考察。考察显示,“沿黄”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但是流失状况严重。有鉴于此,民俗学者高有鹏呼吁,要重视并保护、抢救正在流失的“沿黄”民俗文化。
遗憾:“沿黄”民俗文化流失严重
“斗鸡”、朱仙镇木版年画、道情、皮影戏------这些曾经深受大众喜爱的民俗文化形式,现在却是濒临灭绝。虽然参与考察的同学事先接受了培训,但当大家亲眼看到时,除了好奇之外,更多的还是陌生感。“原来朱仙镇年画的历史这么悠久,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观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过程以后,一位同学不由得发出惊叹。
记者了解到,为了使这次考察活动更有深度,考察团分成了好几个小组,分头到各处开展相关活动。其中,开封分组的同学们先后来到开封禹王台遗址、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延庆观、开封城墙等地,重点收集“开封斗鸡”、朱仙镇木版年画工艺、玉皇阁的民间文艺风俗;三门峡分组的同学将在渑池县仰韶村,了解关于仰韶彩陶文化、酒文化和龙山文化情况;登封分组的6名同学,也开始了关于嵩岳塔林、观星台、嵩阳书院文化之旅。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还有一部分同学,在豫西、豫南山区,走访山野乡村,搜集有关皮影戏的资料,记录关于农耕、祭祀、礼仪、民间俗语的情况。
在调查中师生们发现,在城市里,除了有一些公园里会定期举行民俗节目表演之外,上述考察项目并不是很受重视,甚至很多人已经淡忘。比如皮影戏,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但并没有真正见过。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力度,但受到影视广播的冲击,实际上皮影戏不仅在城市,而且在农村也逐渐失去了观众。皮影戏艺人越来越少,演出次数也不多,甚至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在表演,而年轻人则不感兴趣。另外,师生们还注意到,群众对这些文化形式并不是十分看重,大都认为这些是祖辈们传下来的不会断绝的。但事实上,单凭年代相传,一些民俗文化根本不可能长期保留。像道情、皮影戏等民俗艺术,目前仅仅有少数老年艺人会表演,而有些则已经完全灭绝,成为隐藏在百科全书中的一个词条或者民俗纪录片中一闪而过的镜头。
尝试:传播民俗文化保护知识
在活动开始前,参与考察的同学们接受了认真的培训。一本《民俗调查手册》,详细介绍了田野作业、考察记录的技巧和方法,另外还有一些民俗文化保护的相关知识。
尽管有充分的准备,同学们还是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会如此有意义:不光是听到了前所未闻的故事,也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过程中,他们已经在积极参与民俗文化保护知识的传播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在社区还是在田间,同学们在考察的同时,不忘记向群众提醒要注意保护民俗文化。尤其是在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发源地,师生们还留下了《民俗调查手册》,以提高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对于已经灭绝的文化遗产,师生们则千方百计收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并且记录下了珍贵的文字和图像内容。
作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团总支书记,乔梁老师十分重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在谈及组织此次民俗文化考察活动的感受,他不无感慨地说:“每走到一个村庄,就会了解到不同的风俗;每一个老人的去世,就意味着一个民间图书馆的消失。尽最大力量加强保护民俗文化的宣传,应成为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呼吁:建立并保护“民间图书馆”
事实上,在民俗文化日渐流失的现实情况下,国外却加大了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力度。一些民俗活动受到了国外民俗学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甚至声称端午节不是起源于中国等等,这足以显示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沿黄”考察团开展这次活动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沿黄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城街巷陌,都记载着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据河南大学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介绍,河南大学对“沿黄”民俗文化的研究起步很早,仅在世纪初,就争取到了两个与此有关国家社科项目,其中“中国戏曲与民俗文化关系研究”这一项目,对河南道情、皮影戏等戏曲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很多研究生在毕业时作论文时,都会深入乡野,搜集资料,不仅完成了论文,而且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高有鹏教授告诉记者,他们拟建立黄河流域民间文化博物馆,用来保存即将灭绝的不同种类的农耕工具和在民间流传的戏曲、神话传说等,以保存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活形态。另外,博物馆将利用实物、音像和文字资料等途径,真实记录这些濒临灭绝的文化种类。“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不是仅仅为了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抢救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