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国赛获奖名单公示,生命科学学院18支代表队披荆斩棘,荣获国家一等奖(省级特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省级一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省级二等奖)15项;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河南省为全国6个省赛、国赛二合一赛区之一,省赛成绩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后认定为对应等级国赛成绩。基于赛事组织经验和学科优势,生命科学学院于7月3日在B201会议室举办赛前集中辅导,竞赛指导教师杨生玉、孙杨、李华、刘银占和李坤为晋级参赛队伍进行了全方位指导,打磨细节,力求精益求精,促进了学术交流,营造了鼓励创新、激励创造、开放交流的竞赛氛围。
7月11日—13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河南省赛区决赛在豫北医学院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生命科学学院参赛项目“麦长管蚜在麦穗内取食的生态适应行为及机制研究”以及“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害虫逃逸天敌行为的‘幕后调控者’”获省级特等奖(国家一等奖),“抗缪勒管激素(AMH)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中克隆与表达”获省级一等奖(国家二等奖)。“麦长管蚜在麦穗内取食的生态适应行为及机制研究”项目被赛区组委会推荐在决赛闭幕式上进行了路演展示。
获奖项目“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害虫逃逸天敌行为的‘幕后调控者’”揭示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如何作为“信号操控者”驱使害虫主动逃离天敌追捕的行为机制与化学通讯规律,为干扰害虫避敌行为、提升天敌控害效率提供新思路;获奖项目“麦长管蚜在麦穗内取食的生态适应行为及机制研究”揭示了麦长管蚜在麦穗内隐蔽取食的微生境适应策略,为靶向设计麦蚜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减少小麦产量损失及农药依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为学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院将立足河南省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生物学一流学科优势,积极拓展育人载体,创新培养模式,重点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强化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特色,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