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杨光应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邀请,分别从不同角度就中东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四场学术报告。
12月20日晚,在科技楼二楼报告厅,殷罡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东主体民族的演变与中国对中东平衡政策”的报告,拉开了此次系列讲座的序幕。殷罡从什么叫“主体民族”的问题谈起,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东地区的民族地域分布、宗教信仰及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并阐述了我国与中东地区在贸易与政治方面存在着广泛联系。12月21日上午,殷罡在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报告厅继续就“宗教极端主义与国家安全”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他详细分析了宗教意识形态对极端主义的重要影响及这种影响对社会的危害。
12月21日晚,杨光在科技楼二楼报告厅为大家带来了“中东非洲国家向东看趋势的解读”的讲座。他通过对“向东看”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的分析指出,中国对中东非洲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必须认识到向东看不只是向中国看更不是向东转,因而中国必须注重自身的发展才能解决中国问题。12月22日上午,在历史文化学院三楼报告厅杨光做了题为“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报告。报告中,他从分析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与我国关系入手,指出我国与GCC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中东国家在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及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
殷罡,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多次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研究成果奖;杨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