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王珏、张成奇、周志华等9位学者于2007年5月29日—30日到我校访问,其中王珏、张成奇、周志华三位教授作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悉尼科技大学张成奇教授的报告于5月29日晚8时开始,题目为"Domain-driven Data Mining",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沈夏炯主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在历时近2个小时的报告会上,张成奇教授结合正在进行的澳大利亚基金课题申报,深入阐述了当前数据挖掘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介绍了他领导的研究组目前在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参加报告会的师生就报告的内容以及在从事研究工作中的想法、体会和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交流,使与会师生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周志华和王珏教授的报告于2007年5月30日下午2时40分开始,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沈夏炯主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来自南京大学的周志华教授报告题目为:“利用未标记样本的机器学习技术及其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周教授讲述关于Ensemble Learning(集成学习)的相关内容,他通过在研究工作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对某些著名算法的分析和某些具体的事例让大家对当今神经网络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王珏教授的报告于30日下午4时开始,题目为“基于Reduct理论的“规则+例外学习”,主要讲述了关于例外分析,规则+例外,Reduct理论的相关内容,其间向我们介绍了他和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改善算法,从中教诲大家,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
王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报副主编。目前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图像、语音、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挖掘”专家组成员。
张成奇,悉尼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信息技术研究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挖掘和多智能体系统。从2006年起,担任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国家委员会主席。2006年8月,他担任知识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国际会议执行委员会主席。
周志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LAMDA) 研究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