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我校科技馆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庄重,由河南大学团委主办、法学院团总支承办的“模拟法庭”随着一声法槌的敲响如期与观众见面。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殷雷萍及校团委、法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活动。
此次活动经过法学院师生长期精心筹划,选取了有现实意义的典型网络侵权案件,展示了在新社会背景下人格权的侵害与维护,提醒人们在法治社会里必须尊重法律,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使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也不例外。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人员亲临排练现场,对案件的实体和程序等各方面予以热情指导。
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以中国首例网络名誉权案为参照,合议庭成员、原告、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全都由法学院在读本科生饰演。无论是法庭布置,法官、法警着装,还是原、被告双方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程序都再现了真实的庭审现场。
庭审后,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邓强对“模拟法庭”作了高度评价:庭审程序严格依照法律相关规定,是规范的模范庭,让学生在现场真实地接触法庭,从实践的角度熟悉庭审各个环节的运作,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日后走向司法实践工作的基础更为坚实。同时,他建议:为了满足庭审的需要,应充分考虑到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明琐教授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向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模拟法庭”提出更高要求并寄予殷切期望。
“模拟法庭”是将法学理论应用到司法实践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它是我校的优秀社团活动。自1996年12月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法学院本科教学阶段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平台,并于2005年被评为学校B类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