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现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一切艺术离开民俗就不会存在。”12月6日下午、7日上午,中国民间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倪宝诚先生在艺术学院三楼多媒体教室作了两场题为河南民间艺术“泥咕咕”、“泥泥狗”的学术报告。
12月6日下午,倪教授从保卫民族艺术瑰宝,传承中华民族特色手工艺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详细介绍了泥塑玩具的产生、发展、兴盛过程及现状。在讲述淮阳“泥咕咕”时,他放映了自己收藏的鸟、马、猴、人物等塑像。之后,他追述了浚县“泥咕咕”的历史,阐释了民间信仰与泥塑玩具的关系,“泥咕咕”的文化内涵及代表的传统理念。7日上午,倪教授又放映了各种类型的“泥泥狗”,有原生型、精巧型、图腾型、现代型彩绘前原型等。随后,他追述了“泥泥狗”的历史、自己对“泥泥狗”的探研过程及伏羲的种种历史传说。当谈到其历史根源时倪教授说;“狗是所有兽类的统称,从泥塑中对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彩绘,体现着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他鼓励学生们不但要学习,更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