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原创美文  >> 正文 选择字号【

荆方的美食地理

【新闻作者:刘 军  来自: 河南大学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万合利 】

2012年,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央视开播,迅即引发热潮,观众们五官感觉的记忆被充分调动起来,越过时间、空间的距离,向着浓稠的情感维度进发。制作团队趁热打铁,第二季和第三季随之推出,在神州大陆上掀起一场舌尖热的运动。实际上,在第一季被搬上电视荧屏之前,美食地理类的散文作为散文大家族的一种体式,业已流行开来。

美食地理类散文的兴盛也好,“吃货”这一术语的流行也好,其背后所主导的皆是时代文化的心理结构。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市场化的深入,目标人群得到更精确的定位;另一方面,消费主义语境下,一种更精细的,更具个人化的风尚得到推崇和肯定,文化体式中的雅俗壁垒也得以消解。夫子曾自道:“饮食男女,人之所大欲存焉!”前现代的语境中,道德至上的意识形态极大地压制了物质和感官的诉求,文化人即使偶尔谈及,亦为小道而。大众文化兴起之后,随着道德对身体的松绑,饮食与男女成了大众文化背景下最具兴奋点的所在,北方民族逐水草而居,那么,饮食与男女对于大众文化而言,亦如是!这也能够解释为何明星绯闻或者破吉尼斯纪录的各种吃食风头正劲,甚至盖过了诸如特别纪念日之类宏大叙事对民众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大众文化对于饮食男女的收纳,进一步释放了饮食男女所指向的能指空间,向下为简单直率的物质感官刺激,向上则指向经过提纯之后呈现雅致形态的画面、插图、文章、雕塑等审美形式。这也照应了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判断,即艺术为人们潜意识升华的结果。

《舌染红尘》是荆方的一本美食地理类散文集子,共收录38篇文章,每篇文章皆配其手绘插图,彩色印刷。这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形式透出十足的文化味道,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插图配文字的形式亦为寻常见,而插图和文字皆为作者一人手制,则不多见。荆方的青年时代生活在老城开封,从地域文化来看,她从侧面揭示了中原这一方热土文化底蕴所在。

美食的原材料、制作流程、归属,再配以地理性要素,这是一般的美食散文基本要素构成,在此架构中,也会穿插些时间的承继性要素,但个人性因素渗入较少。毕竟,食物的历史往往伴随着悠长的文化,比个体在尘世中的生命长度要久长的多,更关键的地方在于,美食的从众属性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体性的光芒。或者可以这样说,美食是从众的,然而散文的根基却在于个性化,如何弥合其间的差异,使得美食成为情感性记忆的组成部分,这是美食地理散文的平衡点所在。透过《舌染红尘》中的系列文章,读者可注意到,荆方笔下的美食地理,美食和自我的人生故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者是少年时代的成长记忆,或者是成年后在异地他乡的漂泊辗转,此时此地的经历和故事与特定的食物粘合在一起。诸如《冰糖雪梨》一章中,追女友过程中的清雅和失恋后的市民化饮食行为,既构成了饮食上的反差,又构成了情节起伏的张力。《红菜汤》一文,借助这一邻国代表性食物,切入一段历史人生过往,读完令人唏嘘感叹。而《菠萝蜜》一篇,初尝的兴奋和新鲜之外,笔锋反转,直逼人性的暗面。也因此,这部集子不单在讲述美食的个性,也楔入了自我丰富的人生过往,兼容了丰富、有趣、地方性、美食的诱惑力等因素。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的味蕾记忆固定于七八岁左右,来自母亲的亲手调制,固化了我们对食物的记忆,也固化了肠胃和口腔的诉求。这句话看上去没有什么大碍,但一般性之外,总有特殊性的存在。于资深吃货来说,对新鲜性的追逐自然会破坏掉某种心理定式,他们勇于尝鲜,且愈挫愈勇。增大的社会流动性无疑又给这些吃货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会放大地方性美食的影响以及吃货的品尝体验。开封作为一座老城,是豫剧与豫菜的发源之地,但在《舌染红尘》中,前面的一些文章,多从地方性吃食入手,像胡辣汤、炒凉粉、烧饼等,皆属于里巷之物。作者故意绕开了豫菜中的名品,从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开始,直接切入生活气息浓郁的现场。如央视一个节目中的广告词那样——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然,从后面北漂、南漂生命的饮食记录中,也可看到作者对新事物,对异地美食的尝新与喜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荆方笔下的美食地理具备了超地域性的特征。

美食的后面是记忆,记忆的后面,则是绰绰若若的我们。

(刘军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师)


录入时间:2016-10-15[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