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下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受邀在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作了题为《中国社会学的重建逻辑——一种自主知识体系的实然逻辑与应然构想》的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宝明教授主持。
在讲座过程中,周晓虹教授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学的重建过程,指出中国社会学已取得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并呈现出明显的国家形塑特征。在国家形塑的制度构建和知识生产外,中国社会学还体现着“从富民实践到社会治理”的社会需求以及在模式与方法上的西方社会学特征。中国社会学的重构是在国家形塑、社会需求和西方影响的套叠或互构中实现中国化或本土化的过程。在未来社会学发展中,尤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当下,将传统带回中国社会学成为创建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路径。
张宝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知识分子就积极尝试将西方社会学体系进一步中国化、本土化。周晓虹教授所谈及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实然逻辑”与“应然构想”是在结合中国社会的转型实践的丰富经验中获得的,在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的当下,以中国社会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必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理论,强化实践经验,凝聚中国智慧,输出中国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