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思行合一 傲霜绽放——在追寻红色精神旅途中,争做河大精神的新时代传薪人

【新闻作者:研究生院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马洁 】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11月15日—16日,我校举办研究生“赤薪河大”专题实践教育活动。来自3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27名学子,通过“校内理论铸魂+校外实践赋能”模式,赴洛阳潭头、开封兰考、林州红旗渠开展实践学习,构建起“历史溯源—精神体悟—使命践行”的育人链条。

启动仪式上,学校特邀安阳师范学院副校长、我校博士生导师柏䶮以“中原文化基因的Z世代转码——河大学子的传承与担当”为题作指导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陈会亮阐释“赤薪河大”精神内涵:“赤薪”谐音“痴心”,既体现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精神的坚守,也彰显河大国际化开放基因、爱国亲民红色基因与文脉传承使命。随后,师生走进校史馆、文物馆,通过史料文物感悟学校百年历程中“教育理想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发展脉络,筑牢思想根基。

在洛阳潭头,学子沿河南大学抗战办学足迹,探访大王庙村办学点、潭头惨案纪念碑及抗战办学纪念馆,通过泛黄证件、磨损教具等实物史料,重温学校先贤“负笈播火、弦歌不辍”的办学岁月,深刻体悟“教育办在民族大义上”的精神底色。

兰考实践中,师生赴焦裕禄纪念馆,绕行烈士墓并朗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通过实物史料与历史影像,系统学习焦裕禄书记带领群众治理“三害”的奋斗历程,感悟“亲民爱民、艰苦朴素、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在张庄村,大家实地考察乡村振兴成果,进一步坚定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信念。

太行深处的林州红旗渠畔,学子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通过斑驳扁担、简陋箩筐等实物,了解林县人民开凿“人工天河”的奇迹,深刻领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的深刻内涵。

此次“赤薪河大”实践活动,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载体,让研究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活动既彰显了学校落实新时代育人使命的担当,也为高校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提供了“河大样本”,引导学子将个人发展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录入时间:2025-11-19[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